企业公示 |
|
|
|
|
|
友情链接 |
|
|
|
|
|
|
|
|
标准新闻 |
|
|
|
|
倡导标准化行为 成就卓越性发展 ——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高建忠谈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 |
最近召开的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标准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高级表现形式,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桥梁,企业掌握了标准化的“利器”,将会获得生产经营的最佳秩序,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了推广企业标准化理念方法,提升企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中国标准化协会开展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及评价工作。在近期召开的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及颁证暨民营企业标准化工作现场会上,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高建忠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Q:请问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GSP)工作的由来和内涵是什么?
A:GSP是英文GOOD STANDARDIZING PRACTICE缩写,标准化良好行为一词来源于ISO/IEC指南59:1994《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该规范是针对各类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人员提出了标准制定程序、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化的参与及合作方面的良好规范。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借鉴了该规范的先进思想和理念。
2004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为贯彻实施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启动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工作,至今已有16年历史。该项工作在提升标准化基础工作水平,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很多地方政府已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纳入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奖励文件,标良证书也被招投标等各种市场活动所采信,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Q:请您介绍一下企业标准化工作系列国家标准的历史背景,这些标准有什么独特之处?
A:198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基础,逐步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化系统。
1987年原国家标准局专门发出“关于建立企业标准化系统的意见”,提出企业标准化系统的概念,该系统是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贯彻标准的能力及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统称,并认为企业建立标准化系统,是强化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在上述背景下,1995年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制定发布了GB/T 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和GB/T 15498-1995《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三项国家标准。当时标准明确适用范围是工业企业。
2002年5月,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对95版三项标准进行了修订。原指南标准修改为《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增加制定一项标准《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形成了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四项国家标准。2015年初,我协会启动了2003版标准的修订工作。新标准2017年底正式发布,2018年7月1日正式实施。GB/T 35778-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15496-2017《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GB/T 15497-2017《企业标准体系 产品实现》、GB/T 15498-2017《企业标准体系 基础保障》、GB/T 19273-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 评价与改进》五项国家标准,统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系列国家标准”。
该系列标准是基于需求分析下的企业标准体系构建方法以及自我设计理念,并与各类管理体系相融合,包括: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质量管理和精益化管理、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环境和能源管理、知识产权和信息管理等,同时鼓励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创新科技与标准融合协同模式、创制更高价值标准成果。
Q:什么是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及第三方评价?
A: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就是指企业按照企业标准化工作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并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所谓第三方评价就是指符合条件的企业自愿选择已注册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由机构指派所属评价专家按照《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与管理准则》的要求对企业标准化工作、企业标准体系以及体系运行的效果实施评价打分的活动。
Q:企业标良创建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对企业科技创新有哪些助推作用?
A:首先开展标良创建可以证实企业建立并运行的企业标准体系满足其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需要,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是适宜的、充分的、有效的;其次,可以提高顾客对供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水平的信任程度;第三,证实企业的产品及其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符合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要求,也说明了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标准化要求的程度;第四,通过开展标良创建可以推动企业内部运营增效,外部价值增益,向社会和企业内部员工展示其生产、经营、管理的最佳秩序。
在GB/T 35778-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1章标准化创新中专门对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指南,包括:规划和开展标准化创新工作,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企业的技术、资金、人才等作用,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将研发的专利、新技术等技术创新成果、创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方法等及时转化为标准,指导企业生产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等。在GB/T 19273-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 评价与改进》的评分表中,标准化创新被列为加分项之一,共有5分。企业科技创新与标良创建工作互为支撑,协同推进。
Q:请举例说明企业标良创建工作给企业带来哪些实际效果?
A: 这个问题我想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是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他们在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过程中,重视标准化目标的达成和标准化原则的应用,推行精益生产管理,从产品质量、模块化设计、流程优化等角度落实标准化。在产品质量方面,坚持高标准,对标IEC 60884-2制定本企业产品标准,增加了电磁兼容、额定值和防脱性能等要求,严于GB/T 2099标准。在产品设计领域,注重模块化设计,产品标准化系数达到80%以上,模具规格、产品零部件品类大幅度减少。模具设计、制造到管理过程的标准化,不仅节约了模具开发、制造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生产线换型的时间,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浪费。在实物标准化领域,企业对物料压缩组织了专项研究:参照美国相关研究,生产BOM表里每增加一项物料编号,全年需增加管理费用1万美元;参照国内相关企业的研究,增加成本在3000~8000元人民币。宁波公牛通过财务成本分析,确立了本企业实物标准化与成本的关系,不断推进实物标准化工作。在工艺路线设置、工艺布局方面,运用标准化的手段、充分考虑了物流、信息流以及人员流动的因素,做到了配置的优化、布局的合理化和标准化,物料的现场布置、定点、定量、定时的标准化设置,保证了在线库存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
另外,公牛集团在解决质量问题时推行PDCA的持续改善理念,不断提高标准的质量。通过标准的提升,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知识库,知识库反过来指导公司产品开发、工艺优化过程、形成了改进助推标准升级、标准助力改进推广的良性循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个例子是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中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经验做法”作为典型经验之一向全国全面推广。标准化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长效机制、发挥长效作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以标准化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标准化”,将标准化的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和服务全链条,构建办事事项集成梳理、政务大厅现场管理、窗口人员队伍建设、服务质量监督评价为核心的“四位一体”政务服务标准体系,促进了事项精简、流程规范、服务提质,有效提升了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标准化工作开展四年以来,中心前台窗口工作效率从40.75%提升至76.23%。群众对政府服务的获得感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2019年获得感评价达到98.15%。2019年7月,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成功通过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验收,被评为全国首家政务服务领域A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
第三个例子是山东青岛的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中电仪器是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53)委员单位,研发生产的电子测量仪器、自动测试系统、微波毫米波部件、元器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导航、雷达、科研、教育等领域,并为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光纤通信干线工程、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点项目提供配套保障。企业以“共享、统型、互换”为主要思路,加强元器件、原材料和研发产品的统型工作,尽最大可能推动互换性设计,同时组织构建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共享平台,既提供了共性技术的交流平台,又能使各项通用化技术快速移植到新产品研制中,加快了新产品快速孵化的进程。在标准化工作有力保障下,公司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解决了我国军工单位的急需。中电仪器先后完成科研成果400余项,6项获国家奖,100多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2020年2月,企业通过了标准化良好行为第三方评价,获得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证书。
Q:企业申请第三方标良评价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怎么申请呢?
A:企业按照GB/T 35778-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 指南》等五项国家标准的要求,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并有效运行3个月后对企业标准化工作适用性、有效性以及标准化管理水平进行一次完整的自我评价,自评结果将作为第三方评价的重要依据。
中国标准化协会作为企业标良创建与评价工作的推动者,搭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服务平台”(www.gspchina.org.cn,以下简称平台),依据持续改进、循环提升的评价逻辑,采用评价机构、专家、企业、社会多方参与共治的方式,实施标良评价线上线下结合、全流程信息化、数据融合管理。平台同时公开第三方注册评价机构及注册评价专家信息,公示企业标良评价结果。
|
|
|